跳到主要內容區

嶺東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榮獲2025天下雜誌cheers評選為全國最具有實習資源的校系之一

《Cheers》爬梳教育部各大統計資料,從3大面向盤點出各校系環境條件,幫你篩選出「最適合」的校系。

作者/杜韋樺 | 2025-03-26

隨著教育部整體政策更加強調產業連結,許多學校無不推出各項產學合作與實習機會,從幾年前標榜「畢業即就業」、到如今出現「入學即就業」等口號;對學生們來說,「如果沒有實習經歷,是否難以獲得第一份工作?」也成為社群版上常見疑問,因此就學階段能媒合到實習機會,早早與業界接軌,確實是相對務實的選項之一。我們羅列出112學年度「產學合作」每位專任教師平均經費最高的前10名,以及實習學分占畢業門檻比例最高的11間校系,協助你大學4年用最有效率地方式走入產業。

另外,由於近年頻傳合作企業以實習之名、行雇用之實,讓實習生淪為便宜勞工,凸顯出能否幫忙把關實習機會和權益保障,校方角色非常關鍵。本次也特別挑出符合「100間實習機構以上」及「有投保及實習待遇至少9成以上」條件之22間校系,作為更完整的評估參考。

排行榜1:我想早點接軌產業

 

排行榜2:我想要最多學校資源

高等教育品質要優質,仰賴的無非是:穩定的財務資金、充沛的師資、以及豐富多元的交流合作機會。本次首先盤點112學年度大專校院可用資金數,國立大專校院以台灣大學擁91.6億奪冠,而私立則由明志科大71.8億拿下榜首。

而根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全台約有68萬人需揹就學貸款,總金額高達1,413億元,平均每人揹債約新台幣20萬元。對學生而言,工讀、生活等助學金補助就是最直接的財務支持,若以「純助學金」排名,國立體育大學每人每月平均可請領4,643元;若以勞僱型、附服務負擔型來計算,東南科技大學每人每月平均時薪為391元居冠。

 

同時,少子化、招生減少已勢不可擋,但在大學端,卻是「生師比」狀況連年惡化:教育部近年統計,台灣大專校院專任教師數10年間就流失了6,000人,40~45歲青壯年教師數連10年走低,導致教學品質滑落。

若論歷年國際交流的緊密程度,本次以歷年「雙聯學制學校數」、「姊妹校數」、「學術交流件數」3項指標加總計算,其中,國立大學多有「學術交流計畫件數」上的優勢,而私立大學中靜宜、文化、銘傳的亮眼成績,則主要來自於

「姊妹校數」,長年累計平均有2,000多校,可見其經營實力,讓學生有更多海外學習的機會。

 

 

排行榜3:我想要跨科學習和多元表現

過去鼓勵跨域學習,多半是以雙主修、輔系等方式進行,如今學校也推出愈來愈多跨領域或學位學程,高教評鑑中心執行長游光昭表示:「這是我們國家一個很重要的政策,希望孩子們未來的能力不會被某種單一技能給界定住,因為未來在企業裡絕對不會那麼單純,他需要多方面的知識。」

本次列出111學年度全台「最好學」科系畢業生排名,取得輔系學位比例最高者分別為國立政治大學土耳其語文學系、長庚大學國際健康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取得雙主修學位比例最高者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數位醫療學士學位學程,100%畢業生都有雙主修學位,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則居第二,但也有驚人的95.7%。

若反過來看,最多人想雙主修和輔系的科系又有哪些?以台灣大學最新一學期資料為例,最多人申請雙主修的科系是經濟學系,最難申請者為法律學系法學組;而申請心理學系作為輔系者人數最多,經濟學系則次之。

除了跨科學習,在學期間的多元表現也能為履歷鑲金,為未來就業鋪路。因此本次統計挑選「出席國際會議出席人次」、「競賽獲獎人次」為主要排名依據,銘傳大學、致理科技大學皆表現亮眼。

無論如何,沒有最好的科系,只有最適合你的。擇你所想,未來4年必能度過一個充實、無悔的學習生涯。

 

報導來源: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104298&page=2

 

 

瀏覽數: